模拟试题

名师推荐

试听名师的课 查看所有名师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提高卷 发布时间:2017-06-21 12:08 来源:未知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提高卷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有了某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同时知识中也包含有认识方法的启示。掌握知识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思考和判断等心智活动,只有在心智操作的活动中才能发展认识能力。

  2.学校与家长、社会的协调的主要力量是社区教育机构。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学校与家长、社会的协调的主导力量是学校,具体地主要由班主任来实施。班主任在与社会协调、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中,可依托社区教育机构的力量。

  3.个体品德形成的基础是道德情感。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道德认识是个人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在个人品德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外部标识。

  4.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德育的途径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的道德教育主要有思想品德课和时事政治课,间接的德育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如:思想政治课之外的其它各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校外教育;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校园环境建设;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

  由此可见,德育的途径和范围非常广泛,甚至包括非学校教育的教育活动中。因此,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5.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1、教师授课时,通过板书的字体、颜色以及讲话的语音、语速等来吸引学生的(  )。

  A.有意后注意

  B.无意后注意

  C.有意注意

  D.无意注意

  2、下列例子中属于正强化的是(  )。

  A.学生认真完成家庭作业,老师没有任何表示

  B.学生作业字迹潦草,老师要求重写

  C.孩子不好好做作业,父母不让他看电视

  D.学生尝试了一种新的解题方法,老师提出表扬3、学生作业出现错误时,老师让他把该题重做10遍,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自我强化

  4、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由(  )决定的。

  A.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文化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社会人口

  5、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6、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7、首次提出“人力资本论”的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舒尔茨

  D.洛克

  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建立学生档案

  C.个别教育

  D.班会活动

  9、下列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

  A.计划策略

  B.组织策略

  C.调节策略

  D.监视策略

  10、到一片稻田,心中想着把它变成高尔夫球场后的样子,这种心理过程属于(  )。

  A.感觉

  B.知觉

  C.想象

  D.思维

  11、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12、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  )。

  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B.不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

  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13、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  )。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C.劳动学说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4、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学生学习较容易的任务时,应尽量使学生紧张一些B.在学生学习较复杂的任务时,应尽量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C.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D.不论学生任务难易都应保持同样的动机水平

  15、“教育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下列哪一种教育所推崇的理想(  )。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准制度化教育

  16、古时对”戴罪立功”的犯人一般会“从轻发落”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7、1902年,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亦称(  ),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未及实施。

  A.六三三制

  B.五四学制

  C.壬寅学制

  D.癸卯学制

  18、卡特尔在其人格因素论中,将人格特质分为(  )和根源特质。

  A.个别特质

  B.共同特质

  C.表面特质

  D.次要特质

  19、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内容是(  )

  A.“六艺”

  B.“七艺”

  C.《四书》《五经》

  D.《论语》

  20、(  )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有严重的焦虑感。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21、杜威是古罗马的教育家。他在他所写的《雄辩术原理》中,总结了他在修辞学校长期任教培养演说家的经验,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递进的学习过程理论。

  22、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从学校系统分析,单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双轨学制方向发展。

  2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能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24、修养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25、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需要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6、心理辅导的理性一情绪疗法

  27、学科中心课程论的基本观点

 

第一考试网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第一考试网模拟试题频道或添加qq:,第一考试网以“为考友服务”为宗旨,秉承“快乐学习,轻松考试!”的理念,旨在为广大考友打造一个良好、温馨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欢迎持续关注。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提高卷》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2017年《综合素质》练习题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辨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需要那些材料

2017年申请教师资格认定需满足这五项基本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