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辅导

名师推荐

试听名师的课 查看所有名师

注册会计师《会计》知识点总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原则 发布时间:2013-01-15 10:21 来源:互联网

注册会计师《会计》知识点总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原则

1.总原则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处理方法(不考虑增值税):①如果为换出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则计入换出资产处置损益;②如果为换入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则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的,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处理方法(不考虑增值税):为换出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为换入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

  2.增值税的处理

  具有商业情况下:

  不需要考虑增值税是否单独进行结算。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销项税额-换入资产的进项税额+支付的银行存款-收到的银行存款

  教材例题中的补价是双方交易资产不含税公允价值之差,银行存款是双方交易资产含税公允价值之差,后者=前者+增值税之差。(遵循市场交易原则)

  不具有商业实质情况下:

  增值税单独结算:(增值税对应银行存款)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增值税不单独结算:(增值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例题】甲公司以其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股票,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换入后作为原材料核算。在交换日,甲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股票账面余额为320 000元(其中成本为240 000元,公允价值变动为80 000元),公允价值为360 000元。换入的原材料账面价值为280 000元,公允价值为300 000元,公允价值等于计税价格,含税公允价值为351 000元,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补价9 000元。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

  【分析思路1】(2009年以前教材的处理)

  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360 000-9 000-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51 000=300 000(元)

  乙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351 000+9 000=360 000(元)

  注意:公式中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是指含税公允价值,补价是双方交易资产的含税公允价值之差,支付的相关税费不包括增值税。

  【分析思路2】(2009年及以后年度教材的处理)

  根据2009年及以后年度教材例题的思路,题干资料应为“换入的原材料账面价值为280 000元,公允价值为300 000元,公允价值等于计税价格。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银行存款9 000元”,其他资料均相同。

  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360 000-60 000=300 000(元)

  乙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300 000+60 000=360 000(元)

  注意:公式中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是指不含税公允价值,补价是双方交易资产的不含税公允价值之差,支付的相关税费也不包括增值税。

  【总结】

  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得知,上面两种思路最后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因为:

  思路1中资产公允价值含税,补价也含税;思路2中资产公允价值不含税,补价也不含税。前后计算的口径一致,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p#分页标题#e#

第一考试网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第一考试网专业辅导频道或添加qq:,第一考试网以“为考友服务”为宗旨,秉承“快乐学习,轻松考试!”的理念,旨在为广大考友打造一个良好、温馨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欢迎持续关注。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注册会计师《会计》知识点总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原则》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2010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公式总结(四)

2010年注册会计师《会计》辅导:无形资产(3

2010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公式总结(二)

2011年中级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辅

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辅导讲义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