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辅导

名师推荐

试听名师的课 查看所有名师

2011年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第1章知识点: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发布时间:2011-08-12 17:01 来源:互联网

2011年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第1章知识点: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知识点二: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机制可以调节商品和要素的供求,即完全靠“看不见的手”可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但是,市场经济的实践表明,在多数情况下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或“市场失败”。

  市场失灵主要包括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等几种情况。

  为了尽可能地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国家需要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来加以调节。

  (一)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

  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问题不能由市场上的个体决策来解决,必须由政府来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

  公共物品包括国防、道路、广播电视、警察、灯塔等

  (二)外部性

  1.外部性的定义与分类

  在现实中,许多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不相同的,这是因为某些经济活动具有外部性。

  私人成本——某一经济主体为进行某种经济活动所付出的成本。

  社会成本——不仅包括某一经济主体为进行某种经济活动所付出的成本,也包括由这种活动引起的外部效应(即对其他个体的影响)。

  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也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外在效应可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1.所谓外部经济——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2.所谓外部不经济——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无论是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都可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1)生产的外部经济——指厂商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有利影响。如某企业对所雇佣的工人进行培训,如果这些工人转到其他企业工作,其他企业不用支付培训费用就能用上熟练工人。

  (2)消费的外部经济——指家庭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有利影响。

  如甲家庭对其居住的周围环境进行绿化和保护时,附近的其他家庭得到了不支付报酬的好处。

  (3)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指厂商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

  例如,在河流上游开办化工企业或造纸企业,企业对生产排出的废物、废水没有采取任何治理措施,而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此时,河流下游的企业、居民就无法使用清洁的水源。他们为了使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不受影响,就需要为获得洁净的水源而投入必要的金钱,或者对河水消除污染,或者另外寻找新的水源。对于化工企业或造纸企业而言,他们的经济活动就是外部不经济的。

  (4)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指家庭的消费行为对其他家庭带来不利影响。

  如吸烟者的行为危害了被动吸烟者的身体健康,但没有对受害者进行任何的补偿。

  2.外部不经济与政府干预

  外部不经济会造成资源配置失当,对此,政府可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手段来纠正,以优化资源配置。具体政策措施:

  (1)征税和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政府应该征税,其数额应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反之,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政府应给予补贴,使该企业的私人利益等于社会利益。

  (2)企业合并。通过将外部经济的企业与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的方式,可以消除不利的外部影响。

  (3)明确产权。在许多情况下,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影响可能不会发生。
 

第一考试网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第一考试网考试辅导频道或添加qq:,第一考试网以“为考友服务”为宗旨,秉承“快乐学习,轻松考试!”的理念,旨在为广大考友打造一个良好、温馨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欢迎持续关注。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1年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第1章知识点: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2010年审计师考试法律知识辅导(13)

2010年审计师考试法律知识辅导(25)

2011年审计师考试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辅导(9)

2011年审计理论与实务辅导之审计内部控制要

2011年审计师《企业财务管理》第七章重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