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
不管是在学校的时候,还是进入社会以后,大家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通过作文人们能够达成文化交流的目标。想必很多人会认为作文不好写,下面是小编用心整理的7篇高中作文,提供给大家作为参考,期望能帮到有需求的朋友。
高中作文 篇1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道德标准,它如同粮食一样,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我们家,同样存在家风,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我一天天成长,学会了勤俭节约,懂得尊老爱幼,明白了事理。
我十六岁那年,姥姥突然患病,且是在晚上。妈妈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去看望姥姥。当妈妈看到姥姥发病时痛苦的模样,十分害怕着急。我听妈妈讲,她当时被吓坏了。因为突发疾病以及年龄的缘故,姥姥瘫卧在床,身体无法动弹,只能躺着,生活不能自理。起初,姥姥的子女们对她关怀备至,然而时日一久,他们都丧失了耐心。妈妈实在无法忍受,于是把姥姥接到了我们家中。
妈妈每天都会给姥姥按摩,这能让姥姥感到放松、舒适。妈妈多次为姥姥悲痛,我觉得姥姥太不容易了,一辈子都在为儿女操劳,却没有一丝回报,一生坎坷 。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会让人感到欢乐。每当有人问妈妈为何要把姥姥接到家里,妈妈的回答是:从一个人所做的事能看出她是怎样的人,看其是否有孝心。孝顺老人的人会获得回报。
我有时会像妈妈那样,给姥姥喂饭。当我看向姥姥时,我看到姥姥眼睛里泛起了红光。我感到惋惜。姥姥当时或许是在向我表达她的痛苦,或许是在感激我,或许是被感动了。
树立端正良好的家风,继承端正良好的家风,这是“正能量”的传递。有了这些优良品质,我们的家会更加和谐,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家会更加幸福,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幸福。这样就是我家的家风,大家也一起来晒晒你们家的家风吧。
高中作文 篇2
常常有人羡慕头条上中彩票一夜暴富的人,常常有人羡慕考试时蒙对选择题答案的人。有人常说,要是自己有那样的运气,会比对方更成功。然而,一个目不识丁的人,就算有了巴菲特的运气,能成为股神吗?
答案当然是不行的。运气到底是什么呢?当某一件发生概率小的随机事件出现了,这便是运气。中彩票确实是因为运气,然而仍有报道称,有人中了头奖,因一时激动导致心肌梗塞去世了;或者有人继承了千万遗产,却因遗产分配问题闹得妻离子散 。
追溯其根源,这些悲剧发生,说到底就是没有实力作为根基。要是没有实力,即便这些随机事件出现了,也不能让你一步登天,反而更可能让你处境更糟,成为压垮你的那最后一根稻草。运气不是在你困苦时给予帮助,不是在黑暗中为你照亮,而是在你已有成就时再增添光彩。
不可否认,运气能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我们走向成功的路程,然而要是没有实力,你仍旧无法抵达终点。倘若说一个有中奖运气却没钱买彩票的人不成功,是因其运气还没好到能捡到钱去买彩票,那么中奖之后的不成功就不能用运气不足来解释了。可以想象,一个没有实力的人,即便运气好中了一千万。由于没有能力,他无法用这笔钱创业成为“马云”。由于没有眼光,他无法用这笔钱投资成为“巴菲特”。即便某天他真的顿悟了,用中奖的钱充实自己,若最后成功了,本质上也是因为后来努力获得的实力,而非运气。
然而,真正没有实力且中彩后有充实自己觉悟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天降横财后,要么大肆挥霍,要么恨不得找个保险箱藏起来,甚至有人自以为有神眷顾,从此整日流连“福彩”“体彩”,像守株待兔的农夫一样,期盼再有兔子冲上来,在期盼中失了心性,也失了工作。正所谓从节俭变得奢侈很容易,从奢侈转为节俭却很困难,钱一旦花完,这种从富翁到潦倒的落差恐怕能直接将人压垮。
这样只凭运气却没有实力的人生,能用成功来衡量吗?
当然,很明显的是,要是一个具备实力的人拥有了这样的运气,那么他取得成功,可能会比“马云们”“巴菲特们”的成功更容易,更快速 。
成功与否并非由运气决定,而是看你有没有实力掌控运气。掌控得好,运气会变成一条捷径。要是没有实力掌控高考作文大全,即便运气再多,也只会成为压垮你人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
高中作文 篇3
就再梳理一下记忆里零零散散的那些东西吧。虽说现在想来他的那些好只是朋友间的好也行。还是没把他拉黑,不过改了备注,再点到联系人时,瞬间有个头像从顶行消失了,毕竟a和他的全名在字母排序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我还有其他感想吗 似乎并没有 只是觉得这样刚刚好 也算是及时止损了 虽说结束得有点晚 有些时候 一个人以为对方不会走 另一个人觉得对方会挽留 这种情况就体现出来了 大概他觉得这多少只是闹着玩 我也觉得他还会再来找我 然后说一些表达不满生气的霸气话语 我就又会稀里糊涂地上贼船但显然这次没必要了,谁都别去打扰,要留存下最后和平商量分手时的那份可爱,那份温柔。
他知道你会哭,然而他依旧让问题留到了第二天。没什么大不了的吧。早上起床后去刷牙,结果刷着刷着就哭得很厉害,就如同小孩子参加赛跑,却在中途摔倒,从而错失了表现机会,因委屈而哭得面部表情都扭曲了 。
昨天我表达他不爱我,我俩见面六次,他问我是否拿小本子记下来了,我回答没有。好吧,聊天记录画风转变迅速,如今没什么可跟好朋友讲的,早上起床后我换了头像,而他还未更换 。
其实现在讲起来全都是不爱的痕迹,就算当初以为是爱的,也有说法让它变成假命题。至于头像,我的看法是:哼,确实一点儿都不在意这个头像。
高中作文 篇4
题记——母亲是伟大的,但母亲也是残忍的!
相信大家都拥有一位和蔼可亲的母亲,能躺在妈妈怀里安然入睡,还能向妈妈倾诉心中委屈,这般想来必定十分幸福,想到这儿,我不禁眼眶泛红,险些落泪。
童年的时候,我的心早已被深深割了一刀,我的父母离开了我。
我七个月大时,父亲因病离世,我自幼从未见过爸爸,家里一张照片都没有,根本不知爸爸模样。我一岁蹒跚学步时,妈妈为追求更好生活,抛下我,独自前往成都随着时间不断过去,到了20xx年,爷爷因忍受不住癌症疼痛而选择上吊自杀,致使家里氛围变得暗淡。然而就在同一年,最疼爱我的奶奶也因病痛折磨离开了人世。自此之后,我只能与年过8旬的外祖母一起生活,这样的日子持续了8年。那是多少个无情的岁月啊,我又是如何度过的呢?在亲情缺失的情况下,我一天天地沉沦着……
在夜晚的时候,每当我看到那明亮洁白的月光,我就会轻轻地唱起歌来:“妈妈,在月光下面,安静的我想念你了,安静地躺在雪里的那份牵挂……”因为有了你,妈妈起步网校,我才有了家,虽然离别哪怕只有半步之遥就如同相隔天涯,在这广阔天地间,只有你的爱纯净美好没有瑕疵 。
一个孩子要是缺少母爱,那他就是灵魂不全的人 。确实如此 ,一个人要是没有了母亲的关心 ,没有了母亲的唠叨 ,生活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一切都会变得空虚和寂寞 !我的母亲甚至从来都没跟我说过生日快乐 !要是换成你 ,你会怎样 ?
都说母亲是勤劳的园丁,能把我们养大成人,可我的母亲很慵懒,她仅仅是将我“播种”,却从来没有养育过我。都说母亲的内心是宁静的,母亲也会做飞翔的梦,而且母亲是带着孩子一起飞的,就如同母雁带着子雁那样,然而我的母亲是独自飞翔的,从未把我带在身旁。都说母亲如夜空中的繁星,能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然而我的母亲却不同,她好似断了钨丝的灯泡,无法点亮真情,更不能照着我前行 。
这就是我的母亲,带走了她的爱,只留下了无助的我……
高中作文 篇5
四季都会有花开,这是极为平常的现象,然而我们表面上对一切都看得淡,内心冷漠,却会为那昙花一现无比惊羡。
我早就看到你内心深处那美丽的花朵了 ,我出奇地喜欢这句话 ,却说不出缘由 ,难道只是因为这句话有着富有诗意的语言 ?还是 ,我希望有人能够了解我 ,理解我的内心……
妈妈总是喜欢侍弄一些花儿,她每天都不辞辛劳地给花儿浇水,给花儿施肥。我看到她这样,还开玩笑地说:“妈妈,你是不是中了花魔啦。”妈妈不仅不生气,还一脸严肃地说:“要是这样就能看到花开,那我心甘情愿!”
花开真的有那么重要吗,真的有那么吸引人吗,真的有那么美丽吗?哼,我才不信呢,这肯定是因为妈妈爱花,所以才会如此执着于花开。而我,虽说谈不上讨厌花,可也谈不上喜爱花,大概不会如此这般吧 。
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流言,有人说“你这么矮,还好意思……”,有人附和“是啊,是啊,跟生物老师有得一拼了”,我害怕,无力抵抗,只能趴在座位上难过地哭泣。我心想,我就是这么软弱的人,别人这样说我,我都不站起来与他们大吵一架,如此岂不是总要被人欺负?这时,我心中的花儿在悄悄败落……
挑事者愧疚地递过来一封道歉信兼保证书,说对不起,称全是自己的错,请求亲爱的姐姐原谅自己,还表示自己会……看着他那带有幽默意味的语言,我忍不住笑了,然而哭着哭着又被他逗笑了,他见我这样,也高兴地笑了,并且还在一旁吹嘘说自己作文都没写过这么长……
这时,那败落的花儿绽放了,原因是我的笑,真想不到,我竟然笑了,而且笑得好开心……
回到家中,妈妈又兴奋地对我说:“紫罗兰花开了,快来看那!”
花儿开了,我开心地笑了……·
高中作文 篇6
关于我
90后,喜欢发呆,喜欢睡觉,既懒惰又乐观,疯狂地追星,痴迷于韩剧和电影,热衷于学习各种语言,被困于不喜欢的学业之中 。
学习计划
每个新学年开始的时候都要制定的事物,似乎是约定俗成的,年复一年地进行,人们对此乐此不疲。先是喊足了口号,然后下定了决心,可是往往几天之后,那写满时间安排的计划书就会消失不见,随之消失的自然还有满满的口号与决心,毕竟这终究是流于形式的事物。
文科生
在这个人才当道的社会,总给人一种文科生不讨好的感觉。
“文科?以后不好选专业啊。”
以后要是文理分科,你决定学文科吗 ,然而学理科的发展面要广得多呀 !
“还是认为学理科比较好啊,将来去学医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是大人们持有的观点。我却依旧坚定不移地决心选择文科。偶然间在姐姐的辅导资料上看到“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句话,感觉有点好笑。于是,暗自觉得不能输给任何人。
梦想家
总会望着某处发呆,然后不由自主地神游天外。会去想十年后的自己过着怎样的生活,会琢磨自己喜爱的明星此刻正在做什么,也可能只是傻傻地坐着,什么都不去想,仅仅是发呆 。
总感觉想象力是上天赐予人类的极为美好的礼物,它丰富且奇妙。虽说多数情况下只是白日梦罢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拥有成为的权利。
不够成熟
我不觉得不成熟是坏事,偶尔走弯路无妨,成长脚步稍放慢也无妨,只要能学会体谅别人的痛苦,真正拥有坚强心灵,最终成为堂堂正正的人就好,我如此坚信。
高中作文 篇7
议论文是指那种以议论说理作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在高考里,它作为写作的一种主要文体,一直都是学生们学习训练的重点之一 。一篇议论文要“以理服人,以理取胜”,并且推理逻辑性要强,这样的议论文往往在高考中更能够获得高分 。
应当说,议论文写作,总体而言,其难度或许比记叙文大一些。上句与下句之间是何种逻辑联系?材料和观点之间是否存在严密的因果关系?许多同学在这方面似乎水平欠佳,关注度不足。议论文十分需要语言连贯,要一句接一句,语气流畅地持续下去,把一个道理阐述清楚,如此才能说服他人,然而不少同学的语言却疙疙瘩瘩,并不理想 。
议论文要以理服人,那怎样才能以理服人呢?人家为什么会服你呢?只有觉得你这个理对,人家才会服你,没理搅理谁会服你呢?怎样才能让人觉得你的理对呢?你要用材料证明你的观点,你的材料跟你的观点之间必须有一种很严密的因果关系。你在用每一个材料时,甚至于你在写每一句话的时候,都要思考:这个能不能得出那个结果呢?要考虑因为什么所以什么这一情况;要琢磨我写的内容与因果关系是否能匹配;打个简单比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存在两边加一角或者两角加一边的情况,角A等于角AP,角B等于角BP,AB等于AB,所以两个三角形全等,写了这些内容对证明这个结论就会有作用 。我发现有的同学写作文,我还是用这个比方,角A是36度,角B是P71度,这东西跟三角形全等有什么关联?没有关联,没有关联为何要写它?咱们在这方面注意得不够,在议论文里,这是一个问题。
咱们许多同学写作文有个习惯,给个观点后就立刻举一个例子、两个例子、三个例子,然后就没别的道理了,有的同学举的例子更多,四个例子、五个例子,可这样只是写成了证明文,并非议论文。论证论证,既要论也要证,不论怎么行呢?当然事实论证是一种方法,不过仅仅是一种而已,只用这个不太容易让人信服。有的同学一写艰苦朴素,就列举张三艰苦朴素,李四艰苦朴素,王五艰苦朴素,据此得出我们要艰苦朴素的结论。可为何得出我们要艰苦朴素这个结论呢?这样的文章怎能让人信服呢?要学会讲理,就要变单纯举例为例后说理。例后说理,就是结合所举例子,依据此例子阐述一些道理 。咱们要学会掌握这种方法,例子举完后,紧接着要根据这个例子来讲一点理,让例子能更好地为证明观点服务。我分析例子所说的话,同样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观点,将例和理紧密联系起来。要做到这一点,或者换句话说,你们是不是以例代理,用例子代替道理呢?那么该如何就例说理呢?第一种方法叫做假言因果法。也就是说,用假设性的话语,阐述事物间的因果关联,从而让人们信服你。先讲一个例子,你来听一听。欧立西致力于发明一种新药,持续开展实验,遭遇了失败,总结经验后继续干,一直进行了606次实验,才取得成功,研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我们有的同学写到这里可能就会说,“由此可见,坚持到底就能胜利” 。应当说这个例子能够说明问题,能证明这个道理,不过感觉还不够。你为何不对这个例子再做一点分析呢?好,大家接着往下听。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成果。倘若欧立西仅仅进行一次实验,失败后就放弃了,新药肯定不会问世。他进行了605次实验,若失败后不再坚持,就绝不可能制成新药;正是由于他坚持到了最后,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能够说,坚持到底便是胜利。
你看要是他只做了一次实验就停下了,这是不是在进行假设性分析呢?进行假设性分析,有个最基本的要求大家要留意:若所举例子是正面的,那就从反面做假设分析;若所举例子是反面的,那就从正面进行假设。这一基本要求,因其是假设性的,故而称作假言因果法 。是吧,用假设性的语言,这是第一个办法。
第二个办法称作论据引申法。你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属于论据吗?从这个论据中你或许看到了一定的苗头。看到某种苗头后。顺着这个苗头进行引申。这便是看出苗头了。从这个事例中。你能够设想出某种结果。朝着那个方向引申一下。那么它与假言因果有何不同。或者说区别在哪里呢。在这个例子当中,已经能够看出某种苗头了,刚才那个并非完全是假设,对吧?人家从未停止过,第一次没有停,直至第605次同样没有停。下面要讲述的是,这个例子里存在一种苗头,好,现在先来谈谈这个例子 。
缪贤心胸开阔,他发现了蔺相如的才德,他不因为蔺相如出生卑贱就瞧不起他,他不怕群臣嘲笑,他把蔺相如推荐给赵王,蔺相如得以出使秦国。蔺相如此行吉凶难以预料,他虽有勇有谋,却不一定能顺利成功,倘若这次去了,不仅没能换回秦国的城池,就连“天下所共传宝”的和氏璧也被秦国夺走高考作文大全,致使赵国威名受辱,那么赵王一旦发怒,恐怕不只会杀了蔺相如,就连缪贤也会因推荐此人的过错而遭受牵连。但缪贤并不害怕这些,他能够识别出人才并且敢于任用,对蔺相如十分信任,将个人的安危置于脑后,坚决地把蔺相如推举到赵王跟前。如果不是出于对国家大事的关切,是很难做到这样的 。
好了,看这个例子,从这儿开始,“若是此去不但没有换回秦国的城池,就连天下所共传的和氏璧也被秦王夺走”,这是不是出现问题了?璧丢了可不是假设吧?差一点就丢了,问题出现了,我就此引申。假如璧丢了,倒霉的恐怕不止蔺相如,对吧?你缪贤怎么把这个没本事的人推荐给我呀?必然蔺相如会被杀,缪贤也会倒霉。缪贤没有顾虑,对吧?推荐人才应出于公心,从国家利益出发,不考虑个人,如此引申,这个道理不是讲得很清楚了吗?更能服人了,对吧?所以,第二种方法我称之为论据引申,即它有这种苗头,存在这种可能性。
第三个方法称作例后解说法,要提醒大家,这个例后解说法该怎么用,又用在哪儿。你举了一个例子,当这个例子比较长时,可能你会有一个担心,即别人对这个事例的中心认识会不会和你不一样 ?你对它进行解说;第二,同样你所举的那个例子比较长,可能你会有这样一个考虑,我这个例子与观点是什么关系,别人的认识会不会和我不一样?或者认为我这个例子与我要讲的观点关系没那么紧密。在这个时候你来对这个例子进行解说,解说这个例子的中心是什么,或者解说这个例子与中心有什么关系,在这个范围内进行解说。同样用一个事例来说话。
从前存在一种病,它会使人失去食欲,最终致人死亡,在那时几乎是无法治愈的病症。有一位化学家,同样患上了这种病。一天,他路过一个村子,村里的人听闻他患有此病,便告知他,村里有一种神水,是一口井里的水,能够治愈他的病。化学家听闻后,依照所说去做了,即去喝那水,结果病好了 。病好了之后,化学家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个水能救自己呢?这是一个村子里的人们从未想过的问题,它促使化学家展开研究。最终,化学家发现水里含有芒硝,是芒硝救了他,由此他发现了芒硝的药用作用。
大家听闻了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的核心要点是什么,你明晰吗?或许你有所思考。用这种思考能论证哪个观点呢?好,接下来继续听,正所谓“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宋代张载所言),古人讲,在他人未生疑之处,你产生了疑问,如此你便比别人迈进了一步 。村里的人只知道能治病,却从来不想一想;化学家进行思考,发现了芒硝。这正如宋代张载所说的“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疑”是发现矛盾的钥匙,“思”与“学”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发现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开端,所以“疑”是“思”与“学”的“端”和“始” 。
一个人需善于质疑,善于质疑才会去学习,才会去思考,最终才有可能解决问题。这里讲述的是善于质疑与学习、思考的关系,因为善于质疑了,才会去学习,才会去思考,还意味着才可能得出最终结果。解说目的是为说明这个。如此,这个例子就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了。
第四个方法,我称它为正反对比法。这个正反对比不像学生作文里那样,只是一个正面例子、一个反面例子,把两个例子放在一起。当然,举例是免不了的,因为我提到了正反对比,是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可能是放置一个正面例子和一个反面例子。然而,并非放置了就算完成,还要对例子进一步分析。或者,举一个例子,该例子含有正反两种因素,举完这个例子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照性分析,重点在于分析,而非例子,这与跟你们说举一个例子、举两个例子一对比就完了不是一回事,好,用一段文章来告诉你们。
孙膑和庞涓一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他们二人谋略精湛,都是难得的人才。然而,孙膑前往庞涓任职的魏国后,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表面上恭敬,内心却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导致孙膑被挖去膝盖骨,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志。另一方面,齐王听闻孙膑的才能,不惜费尽心思,把孙膑邀请到齐国,并委以重任。齐军最终取得了马陵道之战的胜利。例子结束了吗?想要表达什么?是想说“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吗?然而人家并未就此停下,接下来进行对比性分析。关键就在这里。
同是孙膑,为何会有两种不同的境遇呢?这是因为他效力于两个优劣不同的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一心只为私利,嫉妒贤能之人。魏王昏庸无能,喜欢偏听偏信,并且缺乏能够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试想一下,孙膑身处这样一个集体中,怎么能够施展自己的远大志向呢?而齐王善于任用贤能之人,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求私利,因此上下一心。孙膑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说是计策一出就能立即施行,从而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你看看,仅刚才那个例子,再加上对事例的对比性分析,你觉得效果如何呢?是不是分析增多后,说服力就更强了?议论文需要议论,这便是议论。
顺便再介绍另一种方法,它并非事例分析。同学们写作文时,还有一个习惯,即喜欢引用名言名句。某某某说得好,说出了什么什么,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然后就结束了。某某某如此这般说,他的这个说法难道不是证明了这个道理吗?这便证明了道理。那么,你是否要对某某某的话进行分析呢?需要分析,不能仅仅简单引用一下就了事。仅仅简单引用一下就结束,效果不佳。给大家举个例子讲讲。这个例子有什么作用呢?告诉你,这个方法叫披文示意。它是披露一段文字来解释其含义。在披露文字解释含义的过程中,能让这一段话更具说服力,更能证明观点。当然,解释意思本身也是在证明观点。我给大家读一段,你听听看。
常见有这样的人,遇到事情总是感到自卑。我觉得,做人还是不要过分看轻自己。观点表达出来了吗?表达出来了。俄国作家契诃夫曾经讲过:“有大狗,有小狗,然而小狗没必要因为大狗的存在而惶恐”。我们有的同学写作文,到了这个地方,就认为契诃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然后就结束了。这样能有说服力吗?不能。好,你听下面,人家用一句话进行了过渡,即“天下人也是如此这般”。“有大狗,有小狗”,就好像人世间存在有能力、有风度、有才华的人,也存在各方面略有些不足的人。天下事纷繁复杂,天下人更是多种多样,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 。小狗的存在有其自身价值,有其自然选择的位置,没必要因“小”就在“大”者面前惶惑不安,大狗是由小狗长成的,若小狗们自轻自贱,即便长成大狗,也会在自卑压迫下碌碌无为,况且小狗的娇媚、表演技能高超,是大狗们无法企及的。
大家听出来了吗,是不是沿着契诃夫那个比喻的意思继续延伸比喻下去的呢,对不对?下面再告诉你一个例子,这段话引用完了,有的同学用比较直白的语言说,不是用比喻了,把这个道理也讲出来了。
契诃夫曾讲过:“有小狗,有大狗”,“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 。小狗,是用来比喻那些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大狗则是用来比喻那些有声望的老前辈 。青年人应当敬重老前辈,虚心向他们请教学习,然而也不能过分看轻自己 。正如契诃夫所说:“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 。有些青年人将老前辈历年所说的话当作金科玉律,哪怕是错误的言论,他们也不敢进行评论,这种做法只会让他们的思想变得凝滞,缺乏创造性活力,这种现象在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尤为明显,老前辈的理论被奉为金科玉律,没人敢提出异议,而真正有作为的青年人向来自信,他们敢于向科学权威挑战,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就。因此,劝君不要妄自菲薄,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你看这段是不是用比较直白的话语,将道理表述出来了,对吧?“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不要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要有自己的见解。”人家不只是引用名人的话就结束了。这种方式也应该学习一下,这能够增强议论文的说服力。
第二个大题,要变换思路,做到求变求新。这意味着,要改变习惯性思维。有的同学看到试卷上给出一个材料后,立刻就联想到某个东西。然而,他们缺乏创新,习惯性思维在起作用。我们能否改变思维方向呢?对于一个材料一个话题,是不是应该想到许多相关方面呢?
比方说这个成语滥竽充数。你们脑子里是不是马上就想到那个南郭先生不怎么样,是在凑数,不学无术,不求上进。但仅仅想到这些够吗?还有新的方面可以思考。齐王能不能想到呢?比如说,齐王是不是冒充内行?假如他真正懂音乐,一个乐队里叽哩哇啦的声音他却发现不了,说明他听觉不敏锐,并非很懂音乐,还是个外行。好了,话题出现了,担任领导工作的人应尽可能让自己成为内行,不能只靠权力领导,而要靠学识领导。这个话题出现了吧?好了,想想上百人的乐队,是不是得有个队长?这个队长为何没发现南郭先生吹得那么难听?好了,用人不当,这个话题又被找出来了吧?领导干部要将人安置在适合其的位置,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特别不能让不太负责任的人负责某项工作。这个话题是否又出现了?用人不当并非指用南郭先生。你这个队长不行,又有新话题了,比如,能否从乐队的其他竽手那里找到话题?也能找到,南郭先生身边的人是否能听出南郭先生吹得不好?好了,为何不揭发呢?有人会说“报告队长,这位南郭同志不怎么样,在混事”。不揭发的话,就会一直混下去。好了,老好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对吧?这样又有话题产生了。我们需要的正是这个,要从多个方向去思考,去展开联想。从这个材料中能看出这个方面,也能看出那个方面。你若能看出新的东西,那你的作文肯定会有新意。然而同学们有时缺少从新角度去思考的能力 。
第三个问题是不要端着金饭碗讨饭,好多同学手里端着金饭碗,这个金饭碗很值钱,可他们却在讨饭,说“老爷爷给点吧,太太给点吧”,你那么富有,这里说的富有指什么呢?许多同学手里有理,却没自觉想到去用,还说“老师,怎么说理呀?我不会,我哪来那么多理?”其实你手中理有的是,那么,怎么改变端着金饭碗讨饭的现象呢?建议你梳理一下手头掌握的理,整理看看你有哪些方面的理,到考场上根据需要来运用。下面,举几个例子说说你手头有哪些理。
比如量变与质变的道理,内因与外因的道理,原因和结果的道理,现象和本质的道理,目的和手段的道理等等。你们手中掌握了如此多的道理,进行梳理,将其编成辫子。到了考场上,讲述这件事时,要讲什么样的道理,讲述那件事时又要讲什么样的道理,思考哪几种道理能够被运用 。
第一考试网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第一考试网高考频道或添加qq:,第一考试网以“为考友服务”为宗旨,秉承“快乐学习,轻松考试!”的理念,旨在为广大考友打造一个良好、温馨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欢迎持续关注。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中作文:良好家风伴成长,姥姥患病现亲情》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