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申论

名师推荐

试听名师的课 查看所有名师

2011安徽公务员申论热点:老人该不该扶 发布时间:2011-04-22 15:38 来源:互联网

2011安徽公务员申论热点:老人该不该扶

【背景链接】

2010年11月15日下午,河北邯郸市一位七旬老人摔倒在联纺路上,在长达半个小时里行人们视而不见。途经此处的出租车司机王铁军将老人救起后,老人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你,放心吧,我不会讹人!”

2006年9月22日,74岁的南京魏老太在网板路过马路时被一辆轿车撞倒,10多辆过往车辆都不肯送她到医院,最后公交司机杨洋将她送到了医院。

【标准表述】

[原因]

一是南京彭宇案,以及后来又发生的几起类似案件重庆的万鑫案、南京彭宇案、郑州李凯强案,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道德风气起到了一种负面作用。

2010年12月15日,深圳市老干部肖雨生在小区跌倒,无人上前搀扶,20多分钟后死亡。保安说不是冷漠,怕承担责任。跟帖中许多人都提及受彭宇案影响很大,怕好心没好报!该案正让全社会付出惨痛代价,每个人都可能是受害者!

二是当前社会风气确实存在着正气不彰的歪风。“好人没好报”、“坏人横行”,投机者得利、助人者“流血又流泪”。大学生救人英勇献身,却遭到无良捞尸者“挟尸要价”……一个个极不健康的现实标本,让人与人之间充满隔阂和漠视。

三是“济危扶困”和见义勇为成为稀缺品,相对应的表象是道德的沦落,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公民契约理性力量薄弱导致的社会信任纽带断裂。

[措施]

我们正在从“熟人社会”大步走向“陌生人社会”。在陌生人社会中,失去了“人情与血脉”的联系,面对城市中来来往往的陌生人,除了法律的监控之外,我们需要以涵盖公民素质、公民精神等在内的契约理性来维持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履行社会责任。

信任的断裂,加剧了道德的沦落——“我不讹人”呼唤的是信任而不是道德,不敢伸手的道德恐惧正是一种社会信任危机的阵痛,对此进行泛泛的道德倡导于事无补,应该让公民精神尽快成长起来,修补起社会信任的纽带,才能实现根本上的道德救赎。

“安全宝典”

第一步要通知其家人、亲友前来处理。

第二步要问清老人的姓名和子女职业。

第三步要让老人签署“自愿接受救助的声明”。

第四步要寻找救助老人的目击者证明,之后才能将老人送往医院。

第一考试网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第一考试网时政申论频道或添加qq:,第一考试网以“为考友服务”为宗旨,秉承“快乐学习,轻松考试!”的理念,旨在为广大考友打造一个良好、温馨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欢迎持续关注。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1安徽公务员申论热点:老人该不该扶》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问题:柔性延迟退休

国家公务员2011年考试申论热点:医疗改革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言语理解

2011年7月6日时事政治(国内)

2011年国考申论模拟题:城市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