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划分施工段的原则
为使施工段划分得合理,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相差幅度不宜超过 10%~15%;
②每个施工段内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以保证相应数量的工人、主导施工机械的生产效率,满足合理劳动组织的要求;
③施工段的界限应尽可能与结构界限(如沉降缝、伸缩缝等)相吻合,或设在对建筑结构整体性影响小的部位,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
④施工段的数目要满足合理组织流水施工的要求。施工段数目过多,会降低施工速度,延长工期;施工段过少,不利于充分利用工作面,可能造成窝工;
⑤对于多层建筑物、构筑物或需要分层施工的工程,应既分施工段,又分施工层。
(三)时间参数
主要包括流水节拍、流水步距和流水施工工期等。
1.流水节拍
流水节拍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某个专业工作队在一个施工段上的施工时间。第j 个专业工作队在第i个施工段的流水节拍一般用tj,i来表示。
流水节拍是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之一,它表明流水施工的速度和节奏性。流水节拍小,其流水速度快,节奏感强。
同一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主要由所采用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以及在工作面允许的前提下投入施工的工人数、机械台数和采用的工作班次等因素确定。
流水节拍可分别按下列方法确定:
(1)定额计算法
已有定额标准时,可按公式(2—2)或公式(2—3)确定流水节拍。
(2)经验估算法
2.流水步距
流水步距是指组织流水施工时,相邻两个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相继开始施工的最小间隔时间。流水步距一般用Kj,j+1来表示,其中j(j =1,2,……,n-1)为专业工作队或施工过程的编号。
如果施工过程数为n个,则流水步距的总数为n-1个。
确定流水步距时,一般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①各施工过程按各自流水速度施工,始终保持工艺先后顺序;
②各施工过程的专业工作队投入施工后尽可能保持连续作业;
③相邻两个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在满足连续施工的条件下,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合理搭接。
3.流水施工工期
流水施工期是指从第一个专业工作队投入流水施工开始,到最后一个专业工作队完成流水施工为止的整个持续时间。
第一考试网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第一考试网专业辅导频道或添加qq:,第一考试网以“为考友服务”为宗旨,秉承“快乐学习,轻松考试!”的理念,旨在为广大考友打造一个良好、温馨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欢迎持续关注。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1年监理工程师辅导:流水施工参数(2)》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