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指导老师:梁彦奎
上课地点:电子教室
上课时间:17日星期二,第2节
上课时间:1节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围绕“黄土的形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脆弱的生态环境——生态建设”主线编写。 每个主题都有紧密的因果联系和松散的联系。 黄土极易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日益脆弱。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生态建设措施。 本节分为两类。 第一节课主要研究黄土的形成以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的范围黄土高原的范围,这是下一节课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标准
标准活动建议
1、利用地图说出该地区的位置范围、所跨越的省份和地区,并尝试对黄土高原的位置做出简单的评价。
2.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征。
3、根据数据分析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4、根据数据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5. 举例说明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1、利用多媒体投影图片,让学生自己说话。
2.利用多媒体投影图片,让学生自己说话。
3.利用文中的信息进行讨论。
4、利用文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5. 通过辩论和教师指导进行探索。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黄土高原黄土物质形成的原因; 举例说明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4、教学流程设计:
[进口] 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是哪条河流? 黄河大量泥沙从何而来?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出示黄土高原景观图,并说明本课要学习的内容是黄土高原。
【新课教学】:
【展示教学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黄土的形成原因。
3、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4.了解区域内各种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学生活动】根据黄土高原位置图完成以下任务:
1.查明黄土高原的范围,并标明四周边界。 (让学生将课件拖到正确的位置。)
2.找出黄土高原跨越的省份和地区。
【教师总结】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至长城,南至秦岭。 横跨7个省份和地区。
第一考试网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第一考试网考试动态频道或添加qq:,第一考试网以“为考友服务”为宗旨,秉承“快乐学习,轻松考试!”的理念,旨在为广大考友打造一个良好、温馨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欢迎持续关注。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