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法》纳入《临床诊疗指南》有何意义?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临床诊疗指南”的概念。
临床诊疗指南的定义不断修订。 2011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OM)对指南的最新定义是“经过系统评价的结果,进一步评估现有干预措施的利弊后得出的最佳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首先指出,世界卫生组织指南是包含涉及临床、公共卫生或卫生政策的健康干预建议的任何文件。 建议告诉卫生政策制定者、卫生保健提供者或患者“应该做什么”。 它们指导我们在影响医疗保健和资源利用的不同干预措施之间做出选择。 该指南旨在为医疗保健提供者和消费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明智的决策提供建议。 在指南制定过??程中,世卫组织采用了国际公认的标准和方法,以确保制定的指南不存在偏见,满足公共卫生保健的需要,并遵循以下原则: 1. 建议基于对指南的全面、客观评价现有证据。 2. 形成建议的过程清晰明确。 也就是说,读者可以了解建议是如何制定的、由谁制定以及在什么基础上制定的。
可见,临床诊疗指南是权威机构给出的临床诊疗(最优)建议。 推荐对象包括医生。 《医师法》中“医师执业”一章将“遵循临床诊疗指南”列为医疗执业。 义务,同时要求医生在临床用药时按照临床诊疗指南合理用药。 “遵循临床诊疗指南”由此成为医生的法定义务。
“临床诊疗指南”源自“对现有证据的全面客观评估”,因此可以改进医疗实践、改变临床路径或完善卫生政策。 这也是指南与教科书、参考书的区别。 在。 因为遵循指南可以减少临床实践的不一致,减少不同医疗机构、不同临床医生之间医疗水平的差异,避免不必要的诊断检查,防止使用无效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最经济有效的治疗。
但《指南》也有其不足之处:
1、《指南》提出的观点具有普遍性,适合大多数人。 没有详细的个性化治疗建议,也是不可能的。
2、《指南》提出的意见大多基于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选取的患者均为严格筛选的“标准”研究对象。 然而,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不“标准”的患者。
3、一些《指南》根据循证证据的级别将建议分为不同级别(随机对照研究最高,其次是对照和非对照研究,最后是专家的个人意见)。 但对照研究和非对照研究并不一定不可靠,因为一些临床观察研究涉及伦理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结果”似乎更重要。
全球当前重要临床指南数据库:
首先,美国国家临床指南数据库。 国家临床指南数据库是由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美国医学会和美国健康计划协会于1998年联合建立的提供临床实践指南和相关证据的免费数据库。目前包含310个临床实践指南来自世界各地的。 该机构发布了 2,400 多份指南。
二是英国诊疗标准数据库。 1999年,英国成立国家卫生质量标准局,作为合法授权的质量标准制定机构。 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全国统一的诊疗标准,消除英国地区间医疗服务的巨大差异,提高医疗质量,实现卫生资源整合。 优化配置,截至2023年执业医师参考书,已制定颁布128项诊疗规范,50余项正在研究制定中。 国家健康质量标准局对英国和世界各地诊断和治疗标准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2023年,我国符合一定要求和质量的指南/共识解释文件数量达到1593份。 2023年5月,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成立。 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是一个由多学科团队组成的非营利性平台。 它将联合各医疗机构和学术组织,以WHO推荐的GRADE方法为技术核心执业医师参考书,为指南制定者提供方法论和临床研究证据整合。 、综合项目管理等全链路支持。 该联盟将推动使用证据和国际水平方法论制定指南,使中国指南与国际标准接轨。 也将推动中国指南及相关临床证据在全球的应用,提升我国临床研究的国际地位。 联盟还将共同培养指南制定和解读人才,为循证医学技术创新提供支撑。
我们希望我们也能有一个像美国国家临床诊疗指南数据库那样的临床指南数据库。 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医生能够在《医师法》的环境下落实临床诊疗指南。
第一考试网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第一考试网考试动态频道或添加qq:,第一考试网以“为考友服务”为宗旨,秉承“快乐学习,轻松考试!”的理念,旨在为广大考友打造一个良好、温馨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欢迎持续关注。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昭昭医考:临床诊疗指南作为医师执业的标准和意义》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